事实上,在他放弃之前,一位“消息灵通”的老师就预言,一个假期过后,原本充满激情的学生创业团队大部分都会“消亡”。
中国青少年网联近日发布的《全国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4551名大学生中,超过80%的受访大学生对创业“有兴趣”,近一半的受访者(49.1%) 计划“自己创业”或“与朋友一起创业”。
然而,只有11.1%的人参加过创业辅导或创业比赛。大多数人都像小孙一样,在缺乏创业指导和专业培训的情况下放弃了原来的创业计划。
为什么评委总是说“太不成熟”
李金涛现任北京大学国际投资管理协会会长。他的协会经常组织大学生创业大赛、创投与创业大学生面对面等活动,邀请资助方和项目方进行交流。
“你的想法太不成熟了。”这是他从资助者和竞赛评委那里听到的关于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最常见的评论。 “在掌握最基本的公共关系和市场研究技能之前,你想开创一项大事业。”公司? “裁判的意思很明确——如果你没有参加基础训练,你还没有准备好。
近年来,全国一些学校为大学生开设了创业培训相关课程,但学生反映这些课程“铺天盖地”、“缺乏实践指导”。 “如果有经验的人能够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一的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就更好了。”李金涛尤其缺乏成功创业的榜样。他有很多在投行、金融机构工作的师兄师姐,但成功创业的学生却少之又少。
有一次,他邀请北大西门一家餐馆的小老板给学生们讲述他的创业经历。效果出奇的好。 “我们身边的普通创业者,没有高科技、高风险的投资,但很踏实。” ”。
调查显示,“资助及项目选拔平台”(58.3%)、“专业培训”(49.7%)和“青年创业者论坛”(32%)是大学生最希望获得的三项创业相关服务。
当被问到“他们希望创业指导课程的内容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60.4%的受访者需要“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43.7%的人看重“营销”,另有40.1%的人希望“开展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创业实践活动”。此外,“金融、税务、法律”、“案例分析”、“工商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培训也受到关注。
大学生该不该上街卖鸡蛋饼?
读大学时,北京理工大学的刘水禄有一个颇为离谱的创业计划——在学校门口摆摊,卖鸡蛋饼。
为此他专门做了一周多的研究。卖鸡蛋饼的启动资金还不到1000元。开业后,我每个月能赚3000到4000元,远远高于我当时每月800元的生活费。 “只要能养活自己,大学生为什么不能摆地摊呢?”但他的想法很早就被母亲扼杀在萌芽状态。妈妈的理由很简单:“大学生创业应该有一些技术含量,也有一些创造力。为什么他们要抢夺那些靠摆地摊养家糊口的弱势群体的工作呢?”刘随鹿毕业后,创办了自己的文化传播公司。
面对学生提交的大量创业计划,中国农业大学成人创业协会会长游策有些失望——大部分创业计划都是卖服装、小商品、饭盒等,而且卖衣服、卖小商品、卖饭盒等,真是难得一见。好创意,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大学生尤其关注创业创意的质量。大多数人认为,拥有一个“好主意”是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有创意”的创业项目才能激发部分大学生付诸实践。相比之下,此前媒体重点关注的“政府出台创业政策”相关话题却没有得到准备创业的大学生太多关注。
调查显示,资金、人脉、市场环境、社会经历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最重要的客观因素。只有20.7%的受访者关注政府鼓励创业的政策。对于创业启动资金的来源,超过50%的受访者将期望寄托在合作伙伴或自己身上,只有30%的受访者将希望寄托在“申请官方创业资金”上,不到20%的人选择“风险投资。”
当被问及“他们如何看待国家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 22.6%的受访者表示“政策很好,但与我关系不大”,2%的人“亲身感受到政策”。好处”。
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创新
在八个月“烧掉”50万元投资资金后,清华大学毕业生李明辉和他的创业团队决定改变方向。
与其他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相比,李明辉是幸运的。他有几位创业导师,可以提供长期的帮助和指导,有非常可行且有创意的商业计划,并愿意提供启动资金。投资者。按理说,他的创业之路应该是一帆风顺的。
实际情况是,即使他拥有上述所有令人羡慕的创业资源,他仍然会面临“创新还是生存”的矛盾选择。
在“烧掉”了50万元移动电商开发研究领域的投资后,李明辉将创业方向从更前卫、更有创意的移动电商领域转向了更基础的领域——互联网网站建设,投资仅10万元。元。他原本所有的创业想法和计划都被彻底推翻了。几年后,作为一个创业“有经验的人”,他告诫“后来者”,“创业先要生存”。
他的公司在基础网站建设领域有了一定的积累后,两年前就开始了移动办公领域的技术研究。现年营业额约数百万元。 “创业首先要有一个合适的项目,不一定要有多成功。创意,多么创新,但我们必须保证我们能够生存。其次是人际关系、执行团队等问题。”
调查中,“市场意识”、“创新精神”、“责任感”、“合作意识”被认为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最重要的主观因素。
“一个想法好不好,最重要的是它是否倾听市场的需求。”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高文指出,大学生在决定创业之前,最重要的是要考虑的是不是“怎么创业”“去做”,而是“做了之后有多少人想要”。他认为,大多数本科生在前三年学习基础课程,好的创意一般在研究的第四年甚至研究生阶段就产生了。他认为,硕士期间是创业的最佳时机。 “跟着导师可能会做一些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想出一些好的想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hznth.com/html/tiyuwenda/14069.html